致一个二十岁的小镇boy
Dear Enn,
生日快乐🎂,Enn。今天是九月三号,你奔三的第一天。
我知道你很忙,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虽然你这一天具体在忙啥我已经忘了。所以我尽量少说点有的没的。
但首先,有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你:如果在这天你忙的事情是等包机,水出国群,刷 UKVI 的签证,和公寓商扯延迟入住退钱这种事,躺平吧。You're NOT gonna make it. 由于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你再一次成功拿到签证的时候,再怎么样也得快十一月了。当然,别灰心,也别激动,ease off。你现在能做的事情还是有的:去 Airfare Matrix 多查几张机票;远离中国区的辣鸡客服,多跟公寓商总部发几封英文邮件,不然他们不会理你;多和去英国的同学聊一聊,虽然今年选择出国的人可能也就那么20%,但和你一样面临两难境地的人并不少。
我可以确定地说,接下来这一年改变的事情... 其实微乎其微。
但超乎你的想象。
一年后回望一切,我还是会觉得这一年做的大多数事情都平淡无奇,但在一年前,这绝对是一个充满决定性意味的时刻:当不可抗力打乱了所有路径依赖,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你设定对未来的期望的时候,你很难重建一套严密的执行逻辑,而只能靠一些模糊的东西做抉择。这一年虽然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需要理性,但是很多的变数也不是理性能预测的,比如... 去年九月的时候,这病毒好像也就变异了一两次而已吧?
你所接触到的每一个被卷进这个漩涡里的人,似乎都在经历这样的一个时刻。特别是对于你我这样平凡无奇的小镇青年来说,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外界给我们提供的路径依赖,在这个时候似乎都显得有些飘渺。
Enn, believe me. 你真的很不成熟。你可能会说:你只比我大一岁诶。没错,我也是一个幼稚起来很可怕的人,但这不仅是年龄的问题:你毕竟是 Enn,而我毕竟是 Kay,不管年龄差了多少,我们都有的是时间去磨合彼此。
只是,我不能告诉你这一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你 end up 在哪里,因为如果你真的渴求某些问题的答案,只有行动能把这个答案送到你的面前。Just follow your heart.
我能做的,只是给你一个预期,仅此而已。
The Transits
作为一个小镇boy,我必须告诉同为小镇boy的你:迁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迁移很难,并不是买一张机票那么简单。迁移很漫长,并不会因为你火速租下一个小单间而结束。迁移很累,别以为你在A点和B点之间辗转得很容易。至于隐形的迁移就更难对付了 —— 比如,迁移到一个新的角色,一套新的做事标准,一个新的工作方向。再比如,迁移到新的生活方式,迁移到一条新的成长路径,融入一个新城市的人际网络,或者在一个不同国家的文化里迁移到一个自我与外界平衡的 sweet spot。对于这些任务,你要学习的还很多。
有时候迁移还会使你感到割裂。你可能看不到比你弱的人,但你可以看到很多人比你强而且很喜欢痛哭。你可能觉得自己进步很渺小,但是周围的人都在一个又一个的 level 往上爬。当你又一次离开彻夜不眠的写字楼办公间,然后发现自己盯着黑夜看得出神,可能就会忍不住打车混进某个别人家的学校,然后看着你的同龄人有说有笑的从图书馆走回宿舍区,试图找回一点带着烟火气的校园感。在快步向着别人学校图书馆逆行的路上,你的心可能会飘回一千公里外,想象着留在国内的同学们在哪个新开的夜宵摊旁边坐着开黑,然后又猛的回到当下,跟隔着大半天时差的组员说:“抱歉你们先聊,我马上找个安静点的位置...“
在出走之前,你可以自信的说你就是要 see the world &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但是当你亲身体会过了,你还这么认为吗?你可能会觉得告诉别人你 base 苏杭 base 北京 base 国外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呢?你是否有这个信心,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能快速的从零建立起一套能 sustain 自己生活的体系,并源源不断的从中汲取探索的动力和安全感?对于读计算机的学生来说,经济和工作机会很少会成为问题,可是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下,我们还有多少优质的时间,能用来维护这样的一套生活体系,来帮我们应对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
当然,迁移毕竟是相对少有的经历,有机会的话趁“年轻”多体会一下吧。我也没什么可说的。Stay open-minded. Be strong but don't conceal. 在旅程中,你总会遇到比你更渴求成长的人,这个时候不需要心急,认准自己的节奏,多总结,多思考。多去外面走走,把向外的感知力用起来,减少内耗。
还有,多记录下旅程中那些让你感到灵动的瞬间,它们都是你在迁移中最美好的记忆。
The Role
资深 tech lead 们看到这一段请不要笑...
你想成为一个“理想的工程师形象”,但同时又为这个想法感到困惑和迷茫。
你对这个形象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模糊的感觉。同时,似乎没有人能告诉你,学好学校这些课,做好身边这些项目,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让你成为一个“理想的工程师形象”。甚至乎,你说不清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或者说,你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形象背后对应着怎样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做事标准,你不知道他们的职责,以及职责对应的回报。
首先,有几个事情你得知道:
第一:工业界做的事情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神奇。
大厂里的系统够大,也够多,但大部分层级下的大部分系统都经过了高度的抽象和封装,解释来解释去就那么几个数学模型。那些中间件的名字和用途换来换去,角色还是不变的。至于算法,很多人说算法是很多业务的灵魂,这没错,但算法相关的工作流也是经过了高度的抽象和封装的。
而且你真的以为,只有 senior 工程师才有资格给这些大型系统写代码吗?当然不是。不过,经验和年限会让他们负责更高 Level 的事情。
第二:工业界的工具和系统并不代表它的玩法。
我们会提到三个事物:the Tech, the System and the Game。或者说:工具,系统和”玩法”。它们是来自三个层次的不同事物。
熟练的使用一个工具,可以保证在遇到一个设计精良的系统时会有好的产出。一个设计精良的系统能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稳定而高效地运转。但一个系统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在当今的时代,系统的价值还得看这个系统里数据的流转,所以肯定还有更高的层级决定了这些数据是如何从混沌的外界流向这个... 可能写的同样混乱的系统,我们把它叫做 the Game, “玩法”。玩法可能来自团队,来自各个系统的耦合,来自商业模式,政策,... 这背后就的因素就太多了。
第三:工业界需要保证短期产出。
其实你也发现了,即使是在学校跟老师做学术,你做的事情也是有回报期的:你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一个可行且有创新性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的时候,你还需要拿着放大镜去找问题,并且让这个问题从混沌状态过渡到一个 well defined 的状态。
而在工业界,一个问题的定义通常早已被完成或者不会落到你的头上,也没有人会因为直接的产出而 push 你用创新的方法,这通常是因为创新的方法不一定在当前的问题上表现的很好,或者干脆就是新方法和项目的 circumstances 水火不容。工业界的窗口更紧,从三个月或双月的季度产出到双周的 sprint 再到 SCRUM 文化主导下某些团队的 daily stand-up meeting,都是追求短期产出的体现。
当然你还会发现,在 CS 这样的领域,学术界是和工业界紧密结合的。学术界的人急切的想知道工业界需要什么,他们开辟的研究方向有哪些用武之地,而工业界的人(通常是 senior 和 tech lead)也会从新的 paper 中增进对前沿技术的思考。不过,学术界对和工业界对同一个 idea 的评估有着不同的侧重,工业界更看重一个 idea 能不能在当前的基础设施下以合理的预算内实现,并且能带来稳定可观的收益。
另外还有一点:在你的认知中,可能 coder 只要好好 code 就行了,这确实没错 —— 但这句话只在某些场合下是正确的,而且这个场合比你想象中的小多了。大部分的情况下,工程师除了要有技术上的深度积累(depth),还要能在合适的领域和项目中,掌控足够大范围(scope)的工作,并做出有影响力(impact)的产出。
现在,你的想法清晰一些了吗?你的行动会不会因此改变呢?
The Industry
你可能一直想知道:大厂的 tech 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大厂之所以是大厂,并不是“因为” tech,而是“因为”它的玩法足以在一个庞大的规模下攫取大量营收。比如,Google 之所以是 Google,是因为它像一个关口,牢牢把控着 Web 世界的流量。这个关口很重要,也足够稳定,因此 Google 的 infra 是很出名的,出了一代又一代顶尖的测试、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基础设施。
其次:the industry has changed, and is changing.
在当今的信息世界,移动互联网将大众的时间瓜分殆尽,电商下沉到极致,线下线上的入口被社交和支付(在国外是搜索)全然占据,每一种数据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管线,被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系统榨干。C 端作为一个成熟的存量市场,追求增量变得越来越困难,变革的启动和推行也是阻碍重重。至于 B 端,你可能很快就会有机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明白它为什么难做。
变化有时候是十分微小的。你也许会发现在一个有十万人的公司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吸纳新人,需求单天天刷新,Code Review 的列表里从不缺少 trivial 的变化,可是你又会发现,它的基础设施还未成熟。你可能会发现在一个地方,无论是工程部门还是运营部门都在连轴转,OKR 上的数字也总是高一点再高一点,焦虑总是不变的话题。你还会发现,开天辟地的产品想法已经被成熟的、数据驱动的流程所取代,可是做出来的功能里面,能上线的却越来越少了。你会发现那些没有权限访问的项目组每天都在增加或者减少,留下来的还是那几个。你会发现即使是在三四年前毕业的校友,他们在当时还很新兴的领域里承担下的 scope,或者做出的那些有 impact 的事情,正在被悬得越来越高,离你越来越远,而且当今做成这些事情的回报也并不像以前那么丰厚了。
但最后我要说:每一代人面临的世界都不同,也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机遇。
The Ivory Tower
你好像不是很想在学校待太久,那么我们来谈谈业界吧。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国内 IT 界开始出现硅谷式的,技术驱动的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在”玩法“还没有固化的地方,人的影响力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这样的团队通常是“精英化的” —— 大家都很有干劲,对工作有着高标准的认知,在一个更 junior 的角色当中做出更 senior 的贡献,也有更多机会去 enforce 一个理想驱动(当然,终究会屈于现实)的工程或管理标准。其次,活跃着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域总是不缺乏 risk takers,他们期待着从一个个风口中兑现属于自己的天地。最后,在一个 IT 这样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startups 通常会以独特的工作方式和回报体系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在那样的地方,你会遇到很多有趣、令你难忘的灵魂。
不过这一切有两个前提:you prove a valuable asset to them, and you're not afraid to lose.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顶尖的人才最后选择了大公司?因为他们觉得,在稳固的玩法下,他们可以免做很多杂事,也更有可能得到稳健而长远的回报。
我已经说过,在旅途中,你总会遇到比自己更渴求成长的人。这个渴求不仅是主观自驱力的体现,也是客观事实的反应:新事物的风口期总是很紧,因此通向这个新事物的成长路径总是或显性或隐性的 due after due。不过要记住,生活的标准高低和生活的快乐程度是两码事,不同赛道上的大家遵循着不同的工作与生活标准,但本质上都过着同一种生活。对了,Enn,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 策略。你的本性真的适合做那种孤注一掷的赌徒吗?还是说你会用组合投资去减少风险,并把期望收益最大化?我觉得这是你迟早要考虑的,但不是现在。
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方向、动力和安全感,而我以为,除非有强有力的外部力量能在方向上指引你,否则以你的本性,你更适合遵循内心去往一个优秀的环境、深入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在融合、幻灭和精进的过程中获得一点点成长。对于你来说,专注力应该放在自己当下能落实的,能带来微小改变的每一个行动,并把它做好。
既然说到这里,那我要单独和你聊一个话题。这是一个让你我都头疼了很久的问题:安全感。
The Identity
这是一段单独写给你的话,Enn。因此,我会省略所有的 context。
你发现,无论是家、出生的城市还是开放式或封闭式的学校,都没有办法给你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你也知道了这个问题背后的一些重要原因。你也许会评估安全感的缺位给你带来过多大的损失,以及可以期望多大预算的牺牲去止损,但我不认为那有什么用。What happened happened. 我也不认为有一个周密的“计划”能帮你摆脱困局,即使有,我也认为这样的计划只能用一套看起来很有道理的逻辑让你更坚定的走属于自己的路。
想要得到安全感,必须要与自己的记忆和身份和解。与记忆和解的最好方式不是忘记,而是用新的经历去把一切重新建构。与身份和解,也不是去全然消解一个旧的自己(尽管对于一些别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有可操作性的手段),而是让自己内心此消彼长的各个部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我相信一年前的你已经有了想走的方向,走下去吧。
Minor suggestions:
首先,即使是一年之后我再回顾,我也会认为:你需要空间。你需要充足的,能隔离过去的空间去探索生活,同时探索自己。
其次,你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和你有着相近的身份和经历,但是他们比你走得更远、也走得更稳健。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一些人,觉得他们的状态非常令人鼓舞,能在最令你困顿的问题上启发你,stay open and talk to them, straight away.
再尔,环境。你也知道的很清楚,有一些事情是不可扭转的,you either live it out or get yourself lost,所以你能做的事情不多:适应,和解,往更良性的环境迁移。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你也不会缺少计划。
再说一句题外话,你会遇到很治愈很可爱的人。做好自己,你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他们产生交集的。
The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你可能对“学校”感到失望,继而很迷茫。但是思考“教育”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这么觉得了。就拿西浦来说,我们都听过很多对“学校”的吐槽:“学的东西不行”“大锅饭的体制不行”“内卷的氛围不行”,诸如此类。
在学校的经历也会让你感到困惑,因为你遇到的很多优秀的人似乎都不是被学校刻意”塑造“的,他们的故事,更像是自己的一些特质和学校发生了有趣的融合。我以为,这样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也许是学校可以带来的,但本质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范畴,是一种更高阶的“教育”。
我向很多人都提到过学校不好的地方,希望他们能告诉我厉害学校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然而最后我们都会达成一个惊人的共识:国内每个学校都不乏课程脱节、授课不合理、内卷、学生只管刷分考证考研迷失方向这些问题,而且西浦的这些问题还轻一点。但在好的学校,高标准的“历史经验网络”和准出门槛直接或间接的弥补了很多劣势,而在西浦这样半脱离体制的新学校,短期内还没法比。
有趣的是,无论是哪个体制的学校,这个学校的内部发展路径可能不同,但是向外发展的路径却都惊人的相似,因此无论哪个层次的学校,都会有人选择转学去往更好的学校,或者在本科四年的任意时间段去校外(包括海外)做线下或线上的科研、实习、比赛,或者去做一些更疯狂的事。这样的学子无论出身哪个学校,沉淀下来的经验都是相通的。
因此,我觉得应该理性看待“教育”。首先千万不能低估“学校”,因为学校所代表的教育系统,作为一个专注的社会模块,能提供一些极其稳定的路径(走这样的路应该是最能躺平的),给学子提供知识、视野、上升渠道、面向外界的认可和机会。但也不能高估学校提供的“教育”,因为资源很少会平白无故的直通一个人,因此如果你向往一件事,那么你就要主动去做,这样这个事情才会接近你。最后,我觉得“本科教育”真正应该给人留下的印记应该很长远的:也许是一套或精英、或躺平、或渴望探索的价值或信念,或许是成体系的对社会与个人的认知与思考,或许是更难以描述的一些东西。可惜的是,这是一个十分浮躁的时代,一个学校也并不一定会把大量资源倾注到通识教育,因此一切还是要看自己。
学校还有一个作用:让你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享受青春的宁静和快乐。但是你要知道,学校可不会管你过得快不快乐,想要快乐得靠自己抓紧时间来兑现。这种快乐可能很简单,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就体会不到了。
如果你在外面待一段时间,充分的了解国内、国外、中外合办等等这些学校的差异,从体制到课程到学生再到出路,你也许会有新的启发。不过,这些启发并不会让你的状况变得更好. 除非你行动起来。
Sincerely, Kay
相信我,我面临的压力一点也不比你少,忙起来也是人不如狗。你也许会说疫情带来的影响总该减轻了吧,well, yes and no... 或者你会说,经历过这一出以后应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历或者资源或者机会什么的,well,我觉得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人模狗样,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你可能不死心的问,你在这一年的视野有没有得到增长,emm,我可能会多罗列几个看起来很周全但实际上完成度呵呵的计划,然后比以前更混吃等死了...
但是 Enn,你是这样的一种人:不是自己走的路,你总会有点不安心;而走上了这条路呢,你会迫不及待的把那种 take everything for granted 的心态建立起来,然后就会觉得自己一如既往的咸鱼。你对于路径依赖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又觉得舒适区里不安全,渴求着一条新的路径,一方面却又对改变十分忌惮,想一直在舒适区里躺着。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由于某种魔咒一般的习得性无助,生活的“单点状态”似乎没法让你很快乐。
那是什么让你让你一路走过来的?是让你感到有希望的事情。简单来说,喜欢的事情更容易激发思考,忙起来总没有那么多迷茫;被兴趣带进一个坑,也能以更释然的心态接受幻灭和成长。
某种程度上,当背景一无所有的我们遇到一个好动的年纪,让我们苟过来的都是这种事情。翻车了怎么办?well,人生可能确实很脆弱很苦逼,但它绝不是一条按部就班的流水线(在这里再省略一大堆和你相关的 context)如果你愿意做充足的准备去对冲风险或者把它稀释掉,你就有机会考虑自己的路,而且这样的路一定已经有人走过,把特点和利弊好好的分析过了。这个时期还是挺难得的,是你羽翼相对丰满,但试错风险还比较低的时期。
行动并不一定带来预料中的结果,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内心渴望去拥有和享受一些事情,那么你不应该对未来的不期而遇抱有幻想。
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