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beat, term 22, leaderCommit 0726
截至 2023 年 7 月 26 日,距离上一次周报“跨时区双周记”已经过了 8 周。我原本预期从 7 月起会恢复 responsive 的状态。而且按照规划,30 天之后将是我第二次写下“跨时区”周记的日子。
但我被困住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困住的。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还是因为药物,还是这该死的生活让我一点点失去鲜活。
是什么给我带来了如此大的改变?
Industry
早在去英国之前,英剧 Industry 的配乐就进入了我的歌单。我对那个剧印象很深,一个少数族裔移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顶级金融机构的一群顶尖的年轻人之间碰撞、挣扎、起舞。配乐里总是有一段主旋律起起伏伏,而我并不嫌弃它的重复。每一次听到音乐,我都会想起在伦敦的那些时日,接着是新加坡、纽约,国际大都会的繁忙总是让人行步匆匆。
这总能让我 relate 在湾区的那种感觉。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大家也很少有什么可以 share 的少年故事,所以常常戴着相似的面具。
即使是换了一个行业,临时工的待遇也不尽人意,尽管相比互联网的天花板已大有涨幅。需求总是很狭窄,显示出小作坊们特有的“硅谷风”,因为研究员们常常不等发版,发挥他们独特的思维把车库里的零件粘起来颤巍巍的用。偶尔会有作坊想做高频魔法,却没几个有入局的命。钝感越来越强。8 周过后已经难以增加新的体会。寻求 transferrable recognition 的行动陷入僵局。这个行业除了拥有比互联网行业更舒适的 hours 和 2-3 倍的应届薪资,我并没有感觉到眼前一亮的东西,也没有看到能把故事转化为 impact 的机会。
City Walk
在国内的生活质量其实明显比湾区有提升。各种好吃好喝,在三环内打车指哪打哪。心血来潮想买什么,只要下个单东西就会自动出现在门口。探了一圈,搞清楚了周围的哪个咖啡馆开到 10 点,哪个开到 11 点或者 1 点;哪个 cafe 周末氛围最好人最少,我的生活圈基本就被圈在这 5 公里以内的地方。
最近有个很火的词叫 City Walk,我觉得其实挺搞笑的。偌大的北京城,除去那些一听名字就不想去的大众景点,排除掉游客扎堆的地儿,剩下的很多地方都 highly unwalkable. 什么?20 公里外的公园?这可是北京,没有 40 分钟堵在三环上的时间 city walk 想都别想。至于小红书上推荐的什么地方... 恕我直言,和北京配套在一起的地方总是显得不是很美丽。
上一次在北京我觉得超好玩,探了不知道多少咖啡馆酒吧。这一次还是在各种吃喝玩乐的东城,我却再也提不起劲儿。海外的两年苦旅到底还是在我身上留下一些痕迹,一躺下我就不再想动弹了。
这样的生活其实很舒服,但是这样的生活只能再享受 30 天。喧嚣在 30 天后将卷土重来,我不得不面临选择的不眠夜。长期吃药,酒精是不敢喝了,咖啡偶尔,茶饮则成为了每天在办公室离不开的清醒剂。现在药物也显得若有若无,我还要面临两难的选择。
Migration
我觉得这一次陷入抑郁的原因是很多样的。身体问题,找工焦虑,被一次次深埋的家庭困扰,身份带来的担忧。作为一个 founded on the wet marshes 的 out-of-nowhere-er, 我一次次的在和支撑我度过当下、帮助我未来远 base 海外的各种认可和 conns,以及随时发作的 social panic 中回转。
随着生涯规划、LGBT+ 身份身份规划和财务预期都归结到同一个目的地,留美也成为了眼前最难、最耗费心力、也造成了我最多困惑和迟滞的问题。
我目光所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同龄人和比我大五岁以内的前辈,每一个比我早毕业 8 年甚至 10 年的校友,无论他们多么优秀,有多么犀利的认知,在解决留美这个问题时都远远称不上美满。
从我们决定把生涯分布到海外的那一刻起,一项长期的投资就开始了。Global citizenship 的本质是一项精英主义的事业,不是因为它是一条神圣大道,而是因为这一路上的门都不是常开的,路上充满了黑魔法,最有能量的一部分个体才能安然无恙。在两年的跨越 24 个时区的海外生涯中,我在一个全球竞争的行业里见证了不同的游戏在地势差异中的影响,迁移如何影响每一个人的轨迹,见证了在巨大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差异下,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同辈也难免在新的认可游戏中浮沉。
世界的参差像一片海,深邃而神秘,有平静的水面,也有狂暴的风暴,有温暖的浅滩,也有冰冷的万丈深壑。